预感今天的回答会被狂喷。
我认为宝钗在滴翠亭的“金蝉脱壳”,不是恶意针对黛玉。
原文是“犹未想完”就喊出了“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说明她没时间细细想,那句“颦儿”是随口而出。

如果那天有时间细想,也许她不会喊任何人的名字。
那为什么是“颦儿”而不是别人?
因为她就是来找“颦儿”的啊!
这天是芒种节,姑娘们都在饯行花神,只有黛玉不在,所以宝钗去喊她一起。
后来看到宝玉进了潇湘馆,已经见识过“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的宝钗,当然不会再做一次电灯泡,所以就走了。

然后宝钗就被蝴蝶吸引到了滴翠亭。
一个人情急之下喊出的名字,往往是他最近心里喊的名字。
在滴翠亭之前的那一小段时间,宝钗心里喊的人就只有“颦儿”。
宝钗金蝉脱壳的目的是保护自己,而不是陷害任何人,只是因为没时间细想,所以一不小心给黛玉泼了脏水。

当然,宝钗并不会因为这个“无心之失”而自责。
是的,我不是要把宝钗洗白成圣人,所以我不回避滴翠亭事件暴露了宝钗的“不粘锅”属性。
所谓“不粘锅”,就是凡事都把自己摘干净,不顾他人的福与祸。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