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受最深的,当数《第十章,染血的粉笔灰》,阅读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大学室友在云南大理某乡村支教的两年生涯,比作者的经历晚了五年,地理都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和边境。
两者最大的区别和不同,在于支教的区域选择上。

环境很重要,选择很重要。即便是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还是做一些切合实际的行为,更为妥当些。
对于来自美国中产家庭出身的,刚刚成年,致力于改变缅邦儿童落后教育国际志愿者贾斯汀,我想他说:
连马斯克、比尔盖茨等这样实力雄厚的大佬,都未曾去涉足,又何谈他的萤火之光呢?
尽管很多人,还是会感慨他在的那些天,通过投影与《国家地理杂志》,带那些孩子见到了世界的美好。

但我觉得,他的初心值得肯定,但方式却实在值得商榷和改良,因为缅邦的问题不出自儿童教育,而是更大的系统性的问题。
要在更高的维度,更大的系统,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资源投入的过程中,逐步地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缅邦尚且缺少一个“伟人”出现,所以才群魔乱舞,极不稳定,在那样的环境里,自身难保,何谈其他?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