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
从我的角度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而吕蒙最终还是选择动手,这背后其实是权力和现实利益的博弈。

孙权的想法很明显,他想通过抓住关羽这个筹码,和刘备谈判,以达到既保住荆州又避免撕破脸的目的。
但吕蒙的视角不一样,他是从实战和未来的安全考虑的。
吕蒙深知关羽是个危险的对手,不仅个人武力值高,更重要的是他有威慑力。

关羽一旦活着回到刘备那边,吴国迟早会被荆州威胁,甚至被刘备和关羽联手反扑。
与其留下这个后患,不如趁机彻底解决问题。
这种果断虽然违背了孙权的“仁义”立场,但从军事和战略的角度看,吕蒙的选择非常务实。

让我感慨的是,这件事不仅反映了吴国内部的分歧,也说明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在权力和生存面前,所谓的仁义和情面往往会被现实所打破。
吕蒙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有点“背刺”的意味,但他可能是真正站在吴国长远利益考虑的人。
在我看来,孙权和吕蒙其实都没有错,只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局面也不一样。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